上半年車市呈U型走勢:自主品牌市佔率提高,新能源產銷持續高走

December 22,2022
紅車

2022-07-14 12:27 北京新浪網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行業面臨供給衝擊、需求收縮、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汽車行業已經走出低谷,目前汽車產銷已全面恢復到正常水平。」

 

7月11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產銷量均超過1200萬輛基線,產銷量分別為1211.7萬輛和1205.7萬輛,同比分別下降3.7%和6.6%。陳士華分析稱,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產銷總體呈現出U型走勢,1月—2月國內車市開局良好,產銷穩定增長,3月中下旬快速下滑,3月—5月損失銷量約100萬輛,6月明顯增長。

 

不過與此同時,陳士華也表示儘管上半年國內汽車市場壓力明顯,但仍不乏亮點,例如自主品牌市場份額不斷提高,接近50%紅線;新能源汽車貢獻超兩成銷量。對於全年銷量預期,中汽協方面認為,2022年我國汽車銷量或將實現3%左右的同比正增長。

 

乘用車市場淡季不淡,政策促進燃油車復甦明顯

「在國家購置稅減半政策、地方政府促汽車消費政策疊加下,6月國內乘用車市場總體呈現明顯增長,表現出『淡季不淡』的特徵。」陳士華分析稱。

 

中汽協數據顯示,6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49.9萬輛和250.2萬輛,環比分別增長29.7%和34.4%,同比分別增長28.2%和23.8%。其中,乘用車產銷量分別為223.9萬輛和222.2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3.6%和41.2%;今年1月—6月國內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043.4萬輛和1035.5萬輛,同比增長6%和3.4%,結束了下降趨勢。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稱,4月和5月因疫情遲滯的產能和需求在6月開始釋放;6月車市促銷力度進一步加大,主流車企均追加了優惠活動,努力彌補前期的銷量損失。除此之外也與利好政策的拉動有關;5月中下旬以來,國家層面釋放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政策,其中包括6月1日開始實施的購置稅減半徵收政策,同時多省市地區相繼出台促進汽車消費的補貼政策。

 

國家稅務總局發佈數據顯示,乘用車減半徵收車購稅政策實施一個月以來,全國共減徵車購稅71億元,減徵車輛109.7萬輛。中國 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表示,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效果將持續顯現,國內乘用車市場回暖勢頭也將進一步加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品牌銷量結構也在發生變化。中汽協數據顯示,自主品牌乘用車累計銷量達489.1萬輛,同比增長16.5%,占乘用車銷售總量的47.2%,佔有率同比上升5.3個百分點,接近50%紅線。

 

許海東認為,自主品牌除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佔有絕對優勢和先機外,還憑藉對中國汽車消費市場的精準把握,得到了更多年輕消費者青睞,以及依託本土供應鏈優勢搶佔了更多機會。陳士華補充分析稱,在產業轉向關口,自主品牌乘用車企業搶抓機遇,全面推動品牌向上發展戰略,進一步縮小與國外車企之間的差距。

 

產銷創新高,上半年新能源貢獻超兩成銷量

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市佔率提升至21.6%;其中6月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60萬輛,同比增長均為1.3倍,市場佔有率達到23.8%,產銷創歷史新高。陳士華認為各家企業重視新能源汽車的布局,供應鏈資源優先向新能源汽車集中,從目前發展態勢來看,新能源汽車整體產銷完成情況超出預期。

 

崔東樹分析稱,油價高企、世界高膨脹的背景下,消費者更多選擇新能源汽車,中國新能源產業優勢進一步變為增量優勢;目前處於市場的銷量低谷期,而前期的大量購車群體逐步進入換購周期,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在需求較強大。

 

公安部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1001萬輛,占汽車總量的3.23%;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為810.4萬輛,佔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0.93%。許海東認為,「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1000萬輛,預示著我國新能源汽車已不再是一個小眾產品,而是逐步成為被普通消費者接受的燃油車『替代品』。接下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仍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從各家車企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表現來看,崔東樹表示,近幾個月主流自主車企的新能源車表現日益走強,絕大部分主流車企新能源車銷量已經突破月銷2萬輛,形成一定的規模製造優勢。

 

下半年或迎加速增長態勢,全年預計增3%

在崔東樹看來,市場超強增長的原因主要是車市自身因素和政策驅動的組合效果,此次購置稅減半徵收政策實施範圍更廣,受益面更大。按照乘聯會的預測,從供給端來看,7月供給將基本恢復常態,全國汽車生產能力有望得到充分釋放;在購置稅減半政策的影響下,7月燃油車市場也將繼續快速增長。

 

不過,在陳士華看來,雖然國內車市整體表現向好,但晶元短缺問題依然存在,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總體仍維持高位,能源價格高企等問題依然存在,後期汽車行業穩增長、穩運行任務也仍然十分艱巨。

 

對於晶元短缺問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兼技術部部長王耀認為,晶元面臨的關鍵問題是產能嚴重不足,自動駕駛高端晶元技術亟待突破,而汽車行業能做的就是加強與半導體行業的協同,加大對國產晶元裝車的支持。而至於供應鏈保障方面,業內認為整車企業對於供應鏈的管控應建立在對供應鏈科學預測的基礎上,深度捆綁,聯合開發數據共享。

 

綜合對全年國內車市整體表現的預判,中汽協方面認為,2022年國內汽車市場銷量有望達到2700萬輛,同比增長3%左右;值得注意的是,中汽協將其年初對國內新能源汽車2022年全年銷量預期進行了提升,從500萬輛增長至550萬輛,同比增幅從47%提升至56%以上,上漲了超9個百分點。

許海東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居民對汽車的消費需求依然強烈,加上產業轉型和消費升級帶來的行業紅利,為乘用車市場今後保持穩定增長提供了充分保障。

資料來源: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20714/4220083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