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產業明星股|和泰車、裕融、東陽

工商時報 陳信榮 2022.05.27
2022年第一季台灣車市持續遭受全球性缺車問題影響,加上車商反映原物料等成本上揚壓力,紛紛調漲車價,導致全季新車銷量僅10.43萬輛、年減14.2%。
和泰車 車源充足助市占走高
和泰汽車(2207)是國內汽車市場龍頭,主要代理豐田(Toyota)、凌志(Lexus)品牌乘用車,及日野(Hino)品牌商用車。2021年稅後淨利162.11億元、年增17.05%,EPS達29.68元,改寫上市車商獲利新高紀錄。
2022年第一季國內車市持續面臨缺車荒的考驗,和泰代理的豪華車品牌凌志有全新NX200車款大量到港交車助陣,代理的豐田品牌車,也因國產車供應相對充足,第一季整體新車銷量3.78萬輛、年減9.3%,減幅遠低於總市場的14.3%,市占率推升至36.2%的近期新高,與第二名的差距一口氣拉開至26.6個百分點。
和泰車年初全面調漲新車報價,有助提升毛利,且因市占領先幅度持續拉大,更有助於包括產險、租賃、汽車百貨等周邊事業推進,增加獲利回饋和泰車,第一季獲利可望不亞於2021年同期。
裕融 股價走高市值首破千億
裕融企業(9941)2021年EPS飆上12.96元新高。2022年獲利持續成長,第一季自結稅後淨利16.22億元、年增50.3%,EPS達4.11元,再創同期新高。
裕融不僅成為貢獻母公司裕隆汽車最多收益的金雞母,4月間股價衝上254元天價,成為租賃業新股王,企業總市值更一度突破千億元大關。
租賃行業2022年儘管面臨升息帶來的成本上揚壓力,但裕融透過投資太陽能光電、電動車充電等綠能事業,一方面布局未來長期收益,另一方面藉此累積ESG積分,可從本土金融機構取得更多低利率的ESG連結貸款,降低成本,加上融資業務穩定成長,樂觀2022年營運更上層樓。
東陽 匯兌利益助威2022年錢景
東陽實業(1319)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汽車零件廠,自結2022年第一季合併營收50.24億元、年增11.20%,稅前淨利3.87億元、年增26.06%,每股稅前淨利約0.65元。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對汽車零件產業帶來不小衝擊,隨歐美國家陸續解封恢復正常生活,對汽車需求回升,東陽3月的營收、獲利都創下2020年以來新高,說明業績已回升至疫情前水準。
第一季原本就是AM汽車零件業傳統外銷旺季,加上業者為反應原料與運費等成本,陸續調漲今年產品報價,有助改善毛利率。
此外,2022年初以來新台幣急貶,也讓東陽還坐享可觀的匯兌收益,一甩前兩年獲利遭匯損吃光的低迷。法人看多東陽2022年業績獲利前景。
資料來源:https://ctee.com.tw/topic/2022/649676.html